五教研(小)〔2023〕21号
乐山市五通桥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关于印发《乐山市五通桥区小学教学过程管理
“诊断式”评价方案》的通知
各小学、九年制学校:
为进一步深化我区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以管理促效益,全面、科学评价我区小学教育质量,促进我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乐山市五通桥区小学教学过程管理“诊断式”评价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校遵照执行。
乐山市五通桥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2023年9月7日
乐山市五通桥区小学教学过程管理
“诊断式”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评价理念和要求为指导,坚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原则,通过评价提升学校教学管理效益。
二、评价目的
1、进一步深化我区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以管理促效益,以管理促教学质量提升。
2、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建立客观、科学的评价机制,促进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有序。
3、通过教学管理评价发展教师个性、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及专业发展,探索有价值意义的教研,形成浓郁的教研氛围。
三、评价原则
(一)坚持问题导向原则
完善评价内容,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评价重点,改进评价方法,统筹整合评价。评价着眼于学校教学管理的效度,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以评促建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强化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有效发挥引导、诊断、改进、激励功能。关注结果的评价,更注重过程的监控,坚持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全面、有效。
(三)坚持诊断性原则
根据教学过程评价获得的数据、信息,对学校教育管理、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等进行全面分析和科学诊断,提出相应的对策。
四、评价内容
按照《五通桥区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2023版)的要求,对学校教学管理、教学常规、常规教研、教育科研四项指标进行评估。
(一)教学管理(20分)
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双减”和“五项管理”的落实,学校教学教研计划总结齐全,规章制度健全,质量管理措施落实并收到实效,学校管理层深入教学一线督查教师教学情况教学工作督查。
(二)教学常规(40分)
学校狠抓教学“六认真”的落实,包括检查教师教学计划、备课、听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辅导、命题与检测等情况,细化管理过程,注重日常检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注重检查情况的分析、总结,定期召开专题交流通报会。
(三)常规教研(20分)
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各级教研活动,且在校内分享活动内容,各学科校本教研至少间周1次,每月至少开展1次集体备课。
(四)教育科研(20分)
学校有区级以上立项课题,并积极开展研究活动,研究轨迹清晰,研究资料详实,过程清楚,完成结题检测,成果推广好。
赋分:以学校上报区教研室课题材料为准。按照课题级别、实施情况、结题检测、成果推广四项赋分。(多项课题以最高级别计分,子课题按照对应级别降低一级计分)
五、评价实施
“诊断式”评价采用双向评价模式,评价前由学校根据评价指标自我“诊断”,做出描述性评价意见备查,并赋分。评价中由区教研室结合教学视导复核自我“诊断”评价意见,自我评价不符合实际的酌情扣分,并明确扣分依据。评价后由教研室给出评价结论,并赋分。
各校自评报告每年9月20日前提交区教研室备查,区教研室结合教学视导进行复核评价,向学校下达“诊断报告书”,提出整改意见和时限。各校根据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在整改时限内完成并提交复查报告。教学视导结束后教研室汇总形成全区教学管理报告“蓝皮书”印发各校。
附件:1、五通桥区小学教学管理“诊断式”报告
2、学校管理人员教学情况统计表
3、五通桥区小学“诊断式”教学视导学科诊断报告
附件1:
五通桥区小学教学管理“诊断式”报告
学校 |
|
校长姓名 |
|
各项得分 | |||||
基本情况 |
管理团队 |
副校长 |
|
副校长 |
| ||||
教导主任 |
|
教导副主任 |
| ||||||
教研组 |
|
组长 |
| ||||||
|
组长 |
| |||||||
|
组长 |
| |||||||
|
组长 |
| |||||||
项目 |
亮点 |
不足 | |||||||
诊断前 自评 (100分) |
教学管理 (20分) |
课程开设 (3分) |
|
|
| ||||
双减与五项管理(3分) |
|
|
| ||||||
计划与总结 (2分) |
|
|
| ||||||
规则制度 (2分) |
|
|
| ||||||
质量管控 (5分) |
|
|
| ||||||
教学督查 (5分) |
|
|
| ||||||
教学常规 (40分) |
教学计划与总结(5分) |
|
|
| |||||
备课(10分) |
|
|
| ||||||
上课(10分) |
|
|
| ||||||
作业(5分) |
|
|
| ||||||
学生辅导 (5分) |
|
|
| ||||||
命题与检测 (5分) |
|
|
| ||||||
常规教研 (20分) |
教研活动次数(5分) |
|
|
| |||||
校内教研 (5分) |
|
|
| ||||||
区内教研 (3分) |
|
|
| ||||||
区外教研 (2分) |
|
|
| ||||||
集体备课 (5分) |
|
|
| ||||||
教育科研 (20分) |
课题立项 (5分) |
|
|
| |||||
课题实施 (5分) |
|
|
| ||||||
检测鉴定 (5分) |
|
|
| ||||||
成果推广 (5分) |
|
|
| ||||||
自我诊断合计得分 |
| ||||||||
自我诊断结论 |
亮点与不足: | ||||||||
|
|
|
|
| |||||
诊断中 评价(100分) |
教学管理 (20分) |
|
|
| |||||
教学常规 (40分) |
|
|
| ||||||
常规教研 (20分) |
|
|
| ||||||
教育科研 (20分) |
|
|
| ||||||
合计得分 |
|
| |||||||
学校质量提升措施 |
| ||||||||
诊断后 结论 |
亮点与不足: 整改措施: | ||||||||
整改 时限 |
|
附件2:
学校管理人员教学情况统计表
一、五通桥区学校行政周工作量及校本教研听课统计表
填报时间: 填报学校:
数据来源:本表包含行政人员是指学校中层以上人员,学校填报的课时量和校本教研听课情况要真实(“谁填报,谁负责”,听课资料学校保存备查)。
序号 |
类别 |
学 校 |
姓 名 |
职 务 |
周工作量 |
校本教研听课 | |||||
任教学科/ 年级班级 |
课时数 (节) |
校平均 (节) |
达标 情况 |
听课 任务 (节) |
实际 听课 (节) |
达标 情况 | |||||
例如 |
小学 |
****小学 |
张三 |
校长、书记 |
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一班、二班 |
4 |
12 |
是 |
40 |
50 |
是 |
1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14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16 |
|
|
|
|
|
|
|
|
|
|
|
二、五通桥区学校行政学科学业质量监测统计表
填报时间: 填报学校:
数据来源:本表包含行政人员是指学校中层以上人员,学校根据区教研室下发的成绩统计分析资料填报(“谁填报,谁负责”)。
序号 |
学 校 |
姓 名 |
职 务 |
学 科1 |
区班级数/ 区名次 |
学 科2 |
区班级数/ 区名次 |
例如 |
***小学 |
张三 |
校长、书记 |
六年级1班道德与法治 |
41/10 |
六年级2班道德与法治 |
40/8 |
1 |
|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
4 |
|
|
|
|
|
|
|
5 |
|
|
|
|
|
|
|
6 |
|
|
|
|
|
|
|
7 |
|
|
|
|
|
|
|
8 |
|
|
|
|
|
|
|
9 |
|
|
|
|
|
|
|
10 |
|
|
|
|
|
|
|
11 |
|
|
|
|
|
|
|
12 |
|
|
|
|
|
|
|
13 |
|
|
|
|
|
|
|
14 |
|
|
|
|
|
|
|
15 |
|
|
|
|
|
|
|
附件3:
五通桥区小学“诊断式”教学视导学科诊断报告
时间: 填报人:
学校 |
|
诊断学科 |
|
自 评 得 分 | ||
基本情况 |
班级数 |
|
任教教师数 |
| ||
教师平均年龄 |
|
学科教师学历 |
中师 %,大专 %,本科及以上 % | |||
学生数 |
|
男女生比例 |
男 %,女 % | |||
近三年教学质量位次 |
一年级 |
| ||||
二年级 |
| |||||
三年级 |
| |||||
四年级 |
| |||||
五年级 |
| |||||
六年级 |
| |||||
诊断前自评(100分) |
教学常规 (75分) |
学科教学计划(3分) |
|
学科教学总结 (2分) |
|
|
教学检查次数 (3分) |
|
检查方式 (2分) |
教研组( ) 教导处( ) |
| ||
备课 (40分) |
检查数量 |
|
| |||
备课形式 |
|
| ||||
详略情况 |
|
| ||||
备课要素 |
|
| ||||
板书设计 |
|
| ||||
作业设计 |
|
| ||||
教学反思 |
|
| ||||
上课(30分) |
目标达成 |
|
| |||
过程方法 |
|
| ||||
情感教育 |
|
| ||||
教学效果 |
|
| ||||
作业(20分) |
作业量 |
|
| |||
批改情况 |
|
| ||||
自主设计 |
|
| ||||
自我诊断得分 |
|
| ||||
诊断中评价 |
计划总结与检查(10分) |
形式数量 |
|
| ||
备课情况 (40分) |
检查数量 |
|
| |||
备课形式 |
|
| ||||
备课质量 |
|
| ||||
授课情况 (30分) |
教学亮点 |
|
| |||
教学不足 |
|
| ||||
建议意见 |
|
| ||||
作业批改(20分) |
作业量 |
|
| |||
批改情况 |
|
| ||||
自主设计 |
|
| ||||
诊断后结论 |
分值(100分) |
|
| |||
结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