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期
乐山市五通桥区教师进修学校 |
编 |
2024年5月10日 |
乐山市五通桥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 ||
乐山市五通桥区教师发展中心 |
做好心理培育,让“幼”“小”自然衔接
——记2024年五通桥区幼小衔接心理研讨活动暨
五通桥教育名师李君妹工作室研修活动
纵观当前幼小衔接的教育策略普遍聚焦在环境适应和习惯培养上,对幼小衔接心理重视不够、缺乏方法。针对现状,4月28日,五通桥区幼小衔接心理研讨活动暨五通桥教育名师李君妹工作室研修活动在冠英镇冠英幼儿园开展。活动邀请了市教科所林宾副所长和市幼教教研员戈文丽做专题讲座,区教育局教育股杨波股长,区教研室李安明主任和姜斌副主任,全区小学、公办幼儿园分管行政及教师代表和李君妹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由李君妹老师主持,分上、下半场开展,上半场是活动观摩和专题讲座,下半场为“圆桌会议”。整场活动从设计和形式上融入了许多心理体验的元素,丰富多彩,温润暖心。
冠英幼儿园师生同台表演的《亲亲百草园》开启了整场活动。
活动一 集教活动
李君妹工作室成员、冠英幼儿园魏昕老师展示了一节大班社会活动《小力的大学校》。活动以绘本故事引入,用“小力”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成长故事,引导孩子们同理心到“小力”憧憬又担忧的心理,继而连接到孩子们对于“小学”的认知和感受,让孩子们在绘画中去呈现问题,解决问题,表达情绪。
活动二 专家引领
市教科所教研员戈文丽专题讲座的题目是《多重视角审视突破 助力儿童自然过渡》,她从幼小过渡期儿童学习方式的转变、幼儿园和小学课程的实施差异、幼儿进入小学后面临的“断层”等方面强调“幼小衔接”要有科学视野,因此,一定要运用多重视角审视幼小衔接的挑战与重要性,她在“生态学视角”中强调不能人为地将幼小衔接工作功利化、狭窄化、知识化,而要构建符合孩子们身心特点的幼升小生态。
活动三 圆桌会议
“圆桌会议”侧重于现场互动和研讨交流。为了让讨论更具现实意义,座位设置为“一幼一小”的形式,即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相互间隔而坐,大家以本位视角,向对方提出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不仅增进了对彼此工作的了解,也找到了幼小衔接的一些解决办法;不仅关注到孩子们的身心发展,也谈到了小学一年级和幼儿园大班老师的心理调节问题。
最后,市教科所林宾副所长做了专题指导,对五通桥区幼小衔接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希望。他希望幼儿园和小学老师能够将幼小衔接工作做得更深入,加强与全市幼小团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在活动中成长,积淀教科研成果,形成五通桥幼小衔接教育特色。区教研室副主任姜斌在总结活动时,要求参会老师将研讨内容和要求带回本单位,切实地做好幼小衔接过渡期的心理适应能力培养,广泛开展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冠英幼儿园彭美云园长深有感触地说:在集教活动中提升孩子们的心理应对能力,帮助孩子们和谐自然地度过这个阶段,这是幼小衔接中根本又重要的工作。
本次活动,为小学和幼教工作者创造了深入交流的机会,并搭建起双向奔赴的桥梁,推动着五通桥区幼小衔接工作向着科学有效、特色发展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