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研(中)〔2025〕4号
乐山市五通桥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关于举办五通桥区2025年高中新教材
教学设计大赛的通知
各高中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推动新教材在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根据五通桥区教育局开学工作会要求,鼓励教师深入研究新教材,持续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促进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举办五通桥区2025年高中新教材教学设计大赛。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素养导向下的创新教学设计。
二、参赛对象
全区高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学科教师。
三、参赛要求
1.参赛内容范围
高中各学科新教材内容
2.教学设计要求
目标明确:体现新教材的核心素养要求,突出学科特点。
内容创新:结合新教材内容,设计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活动。
学生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方法多样: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
评价科学: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
3.教学设计格式
(1)教学设计需包括以下部分:
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年级、课时等)。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的培养、三维目标的达成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详细描述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各校各学科任选一个课时进行教学设计(详见附件2),同时填报参赛信息表(附件1)。
4.任务分配
任务分配:各校各学科经校级初赛后推荐2—5篇。
5.查重方式
本次教学设计需要提供查重报告PDF版,由参赛教师自己提供:一是文本比对报告PDF;二是AI比对报告PDF,只接收知网或万方数据查重报告。
查重报告与教学设计电子文档打包合并后提交。
6.提交方式
参赛作品以电子稿形式提交,文件命名为“学科+学校+教学设计课题”。
提交邮箱:
学科 |
邮箱 |
联系人 |
学科 |
邮箱 |
联系人 |
高中语文 |
271166298@qq.com |
欧汶琳 |
高中政治 |
514289960@qq.com |
曾韦学 |
高中数学 |
2471747188@qq.com |
何 勤 |
高中历史 |
544532543@qq.com |
沈 强 |
高中英语 |
785963597@qq.com |
薛媛媛 |
高中地理 |
471890774@qq.com |
田 桥 |
高中物理 |
398839113@qq.com |
谭尚伟 |
高中化学 |
261074225@qq.com |
周小平 |
高中生物 |
401805619@qq.com |
殷 迅 |
高中体育 |
1501252815@qq.com |
邓 忠 |
截止日期:2025年4月30日。
四、奖项设置
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50%。
五、活动安排
1.宣传动员阶段(2025年2月):下发通知,组织教师学习新教材,明确参赛要求。
2.作品提交阶段(2025年3月-4月):各校完成教学设计校级初赛并提交优秀设计到教研员指定邮箱。
3.评审阶段(2025年5月):组织专家评审,确定获奖名单。
4.总结表彰阶段(2025年6月):公布获奖结果,举办优秀作品展示活动等。
六、附则
1.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2.主办方有权对参赛作品进行展示、宣传和推广。
附件:1.素养导向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大赛参赛选手信息表
2.素养导向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乐山市五通桥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2025年2月28日
附件1
素养导向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大赛参赛选手信息表
学校名称(盖章) |
|
姓名 |
|
联系方式(手机号) |
|
学科 |
|
教学设计课题 |
|
附件2
素养导向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参考模板(单课时)
教学基本信息 | ||||||
单元主题 |
| |||||
教材版本 |
| |||||
教材内容 |
|
课时 |
| |||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
| ||||||
学情分析 | ||||||
原有认知: 存在困难: | ||||||
文本分析 | ||||||
教材内容概述: 教材编写意图: 教材结构与特点: | ||||||
教学目标 | ||||||
【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目标: 2、知识目标: 3、能力目标: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
教学重难点 | ||||||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目标 |
教学活动、互动方式、时间分配 |
设计意图 |
活动层次 |
效果评价 | ||
(按教学环节设计预期达成的教学目标) |
1、导入环节: (设计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授环节: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 3、巩固环节: (市级巩固活动,检验学习效果) 4、总结与作业: |
|
*学习理解 *应用实践 *迁移创新 |
*通过学生的产出来评判学生是否达到期待效果 | ||
课后作业 |
| |||||
板书设计 |
| |||||
课后反思 |
|